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4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课件评选结果的通知》(京教函〔2024〕537号),我校面向全日制本科生的《模拟电子技术》《离散数学(A)II》《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等3门课程的教案获评2024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负责人分别为霍炎(电信学院)、赵佳(计算机学院)、徐高峰(建艺学院);我校面向全日制本科生的《智能电网》《轨道工程(A)》《学术英语写作》和面向继续教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4门课程的课件获评2024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件,负责人分别为许寅(电气学院)、钟阳龙(土建学院)、王建荣(语传学院)、闫长丽(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课件项目的评选工作旨在通过遴选建设一批能够体现北京高等教育优势特色、教学成效显著、示范作用广泛的优质教案课件,鼓励教师及时将新理念、新科技、新案例纳入课程教学之中,从而提升北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将积极发挥获奖教案课件示范引领作用,做好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传播。通过教学奖励项目牵引,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建设,真正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切实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优质本科教案获奖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教案编制负责人:霍炎、刘颖、侯天为
课程内容简介: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工科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的工程基础课程之一,课程从工程技术、系统综合、研究方法的学习角度出发,强调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分析和综合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估模拟电子系统的能力,掌握利用新技术仿真标准集成模拟器件构成电子系统的能力。课程融合了理论教学、专题研究、在线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形式,突出课程内容的工程性、实践性,结合课程思政育人的无痕融入,培养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问题的系统工程实践能力。
该课程获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称号;课程团队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宝钢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先后8人获评校级优秀主讲教师,1人获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鼎阳杯)全国一等奖,1人获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决赛(RIGOL杯)全国一等奖;《模拟电子技术: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被推荐为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
2.课程名称:《离散数学(A)II》
教案编制负责人:赵佳、刘吉强、朱玉清、陈乃月
课程内容简介:
《离散数学(A)II》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含代数结构和图论两部分内容。代数结构部分主要介绍群、环和域、格与布尔代数等内容。图论部分主要介绍欧拉图和哈密顿图、树、平面图、二部图等主要内容。课程深入实施“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同、国际互通”的四通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我校在铁路运输行业和保密技术行业的优势。我校作为“101”计划组的成员之一,《离散数学(A)II》已成为“101”计划的重点建设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团队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全国网络空间安全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获评校级优秀主讲教师4人;撰写5项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荣获北京交通大学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人,计算机学院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人。
3.课程名称:《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
教案编制负责人:徐高峰、盛强、王鑫、徐凌玉、张威涛、付泉川
课程内容简介:
《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课程是城乡规划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的实践类核心必修课程,秉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学目标,构建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理论教学涵盖社会调查研究基本原理,定量定性分析方法以及专题讲解。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首都规划建设实际需求,以减量双控、存量更新、城乡统筹、区域协同等难点及热点问题作为调研主题,根据“1+4+1”实践模块,切实推进实践任务的开展。教学体系设置完善、分析技术前沿、实践资源丰富、课程思政扎实,让学生“开展真实践、发现真问题、做出真贡献”,对于培养学生社会使命感、掌握调查实践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团队教学经验丰富,近五年主持教改项目6项,主编住建部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发表教改论文十余篇,科研项目近20项,指导学生获得学科竞赛奖项2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项,省部级奖项7项。实践成果获评北京高校师生“双百行动计划”优秀示范项目,团队获评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示范团队。
优质本科课件获奖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智能电网》
课件编制负责人:许寅、王颖、刘曌、陈奇芳
课程内容简介:
智能电网是电气工程专业选修课,是构筑合理专业结构、培养工程综合素质、拓展前沿视野的重要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智能电网的概念、特性、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课程涉及智能电网领域的前沿成果,实践科教融合理念,培养“文献调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果总结”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为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培养中坚力量。
课程团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贯彻三位一体教育理念,注重利用“互联网+”提升课程惠及面。课程视频播放量总超18万次,单视频播放量达3.3万次,为哔哩哔哩网站智能电网课程搜索排名第一,播放量第一。目前已与高等教育出版社签署合同,正在开发上线高教社ICC数字化课程云平台。此外,课程建设的“城市电气化交通系统高效用能虚拟仿真实验”已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上线,获批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2.课程名称:《轨道工程(A)》
课件编制负责人:钟阳龙、高亮、肖宏、蔡小培、侯博文
课程内容简介:
《轨道工程(A)》是面向铁道工程和智能建造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核心必修课。课程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和学术平台。课程主要讲授轨道结构相关知识,学习轨道结构设计计算方法,了解轨道建造维护技术,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为我国轨道交通事业人才培养打好基础。为铁路行业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课程已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所编著的教材《轨道工程》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第四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优秀奖、北京市优质本科课件,并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成果丰硕。团队事迹近年来也得到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宣传报道。
3.课程名称:《学术英语写作》
课件编制负责人:王建荣、高歌
课程内容简介:
《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是我校基础能力教育平台语言能力模块中的一门四级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为学术资源检索、学术语篇评析、学术写作基础知识、学术论文结构、要素与规范、学术交流技巧、学术写作诚信与伦理等。课件遵循交际教学法,实施BOPPPS教学模式,以案例教学为特色,为学校理工科为主的学生构建学术知识、写作技能、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四位一体”的学术成长体系。
课程是校一流课程、校课程思政示范课,4个案例入选校课程思政案例库。课程团队是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团队,建设了校学术英语写作中心,是校“三育人”先进集体主要成员,在省部级讲课比赛中4次获奖,主讲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1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4.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编制负责人:闫长丽、王楠、王长江
课程内容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课程突出理论教育,依托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将理论教育寓于历史教育中,使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提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入选北京高校党校“精品一课”、荣获校级首批线下本科一流课程。课程团队坚持立德树人,在市级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入选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扬帆资助计划、获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北京高校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文科类优秀指导教师;获评北京交通大学教学名师、优秀主讲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