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培训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中心工作 /教学培训

喜报!我校4项教案获评2023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
时间:2023-09-12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公布2023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评选结果的通知》(京教函〔2023〕371号),我校面向全日制本科生的《编译原理》《铁路行车组织》《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和面向继续教育的《动车组制动技术》等4门课程的教案获评2023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负责人分别为于双元(计算机学院)、何世伟(运输学院)、李琦(机电学院)、彭俊彬(机电学院)。

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项目的评选工作旨在通过遴选建设一批能够体现北京高等教育优势特色、教学成效显著、示范作用广泛的优质教案,鼓励教师及时将新理念、新科技、新案例纳入课程教学之中,从而提升北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将积极发挥获奖教案示范引领作用,做好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传播。通过教学奖励项目牵引,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建设,真正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切实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获奖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编译原理》

教案编制负责人:于双元、丁丁、陈钰枫、徐金安、王博

课程内容简介:

《编译原理》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为计算机编译程序设计和构造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包括上下文无关文法和语言、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课程以形式语言与自动机为理论基础,特点是理论抽象、系统性强、理论性强、实践性强,课程重在知识、思想和方法的传授以及思维能力和系统能力的培养。

课程团队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校级教学名师2人,获评校级优秀主讲教师3人;课程获校级首批线下一流课程建设,曾获校优质课程建设;《编译原理:LR语法分析方法》被推荐为校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教师指导学生3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编译系统设计赛,3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

教案编制负责人:何世伟、黎浩东、陈军华、谭宇燕、张进川

课程内容简介:

《铁路行车组织》是交通运输国家一流专业最具特色的优秀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为车站工作组织、车流组织、列车运行图、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铁路运输生产计划、铁路运输调度工作等。课程以宽厚的理论创新基础、扎实的综合实践能力、优良的专业综合素养为教学目标,建设了“实景+虚拟仿真”为主线的立体式教学资源库,开发复杂工程问题案例库,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开展新型电子课程设计,课程思政进课堂,构建了理论到实验、课堂到课下、线上到线下的全方位育人环境。

课程是国家精品课程(网络)、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校一流课程、校课程思政示范课、毕业生“我最受益的专业必修课”。课程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团队、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拥有北京市教学名师多名。课程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

 

3.课程名称:《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教案编制负责人:李琦、蒋增强、鄂明成

课程内容简介: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讲授质量管理、可靠性、应用统计学等内容,内容难度高,覆盖面广,实践性强,率先探索智慧教室配合雨课堂进行授课的教学模式。课程通过参与式教学、课程实验、前沿讲座、研究性专题等环节,使学生掌握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的基本原理;利用控制图、过程能力分析、验收抽样检验、寿命数据分析等质量与可靠性方法分析实际工程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与对工程问题的分析建模评价能力。

课程获评北京交通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2020年)、第二届北京交通大学教书育人“最美课堂”(2021年)。主讲教师李琦依托本课程获评北京高校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北京交通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北京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北京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等荣誉。

 

4.课程名称:《动车组制动技术》

教案编制负责人:彭俊彬

课程内容简介:

《动车组制动技术》课程是继续教育专升本车辆工程专业动车组方向的学位必修课。本课程是我校针对我国高速动车组技术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于2016年所开设的专业课;课程向学生全面介绍动车组制动系统的相关知识,包括动车组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动车组制动技术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车组制动基础知识,并具备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动车组制动系统设计和运用维修中的工程问题的能力。

针对授课对象多为铁路在职职工的特点,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多形态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培养其自学能力。